DB33T 986-2015 稻鳖共生轮作技术规范
ID: |
55906C2F62424355BE80C2B06DEE070F |
文件大小(MB): |
0.21 |
页数: |
8 |
文件格式: |
|
日期: |
2015-8-14 |
购买: |
文本摘录(文本识别可能有误,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,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):
ICS 65.150,B 52,DB33,浙江省地方标准,DB 33/T 986—2015,稻鳖共生轮作技术规范,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Chinese soft-shelled turtle cultivation in rice-field,2015 - 08 - 06 发布 2015 - 09 - 06 实施,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,DB33/T 986—2015,I,前 言,本标准按照GB/T 1.1—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,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。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,本标准由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提出,本标准由浙江省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,本标准起草单位:浙江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、浙江清溪鳖业有限公司,本标准主要起草人:何丰、王根连、丁雪燕、张海琪、周凡、薛辉利、何中央,DB33/T 986—2015,1,稻鳖共生轮作技术规范,1 范围,本标准规定了稻鳖共生轮作的术语和定义、环境要求、田间改造、水稻栽培、中华鳖放养、日常管,理、收获及冬种作物轮作等技术,本标准适用于稻鳖共生及与冬种植物的轮作,2 规范性引用文件,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。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,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,件。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,其最新版本(包括所有的修改单)适用于本文件,GB/T 18407.4 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,GB/T 26876 中华鳖池塘养殖技术规范,NY/T 847 水稻产地环境技术条件,NY 5051 无公害食品 淡水养殖用水水质,NY/T 5117 无公害食品 水稻生产技术规程,SC/T 1009 稻田养鱼技术规范,SC/T 1107 中华鳖 亲鳖和苗种,3 术语与定义,下列术语和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,3.1,稻鳖共生 rice Chinese soft-shelled turtle co-cultivation,在种植水稻的田块中同时养殖中华鳖的一种种养结合模式,3.2,稻鳖轮作 rice Chinese soft-shelled turtle rotation cultivation,在同一田块中,水稻种植和中华鳖养殖进行轮换的一种种养模式,3.3,沟坑ditch and pit,在稻田中开挖的集鳖坑(池),4 环境要求,DB33/T 986—2015,2,场地应选择环境安静、水源充足的稻田或养鳖池塘,单个面积以6670 m2~10000 m2为宜,其他产地,环境应符合GB/T 18407.4和NY/T 847的要求,养殖用水水质应符合NY 5051的要求,5 田间改造,5.1 堤埂,养鳖的稻田在放养前应对堤埂进行改造,稻田堤埂的改造应符合SC/T 1009的要求。鳖池堤的改造,应符合GB/T 26876的要求,5.2 防逃设施,应符合GB/T 26876的要求。防逃设施可选用砖墙、铝塑板、石棉瓦等材质,5.3 沟坑,开挖的沟坑位置紧靠进水口的田角处或一侧,形状呈长方形,面积控制在稻田总面积的10%之内,深度35 cm~ 60 cm,四周或可用条石、砖、水泥等进行硬化。沟坑高出稻田平面5cm~10cm,埂上设向,坑内斜的网片或栏片,6 水稻栽培,6.1 品种,选择生长整齐、株形紧凑、茎秆粗壮、分蘖力中等、抗病抗虫、耐湿性强的中、晚熟品种,6.2 密度,在单季稻模式中,每年5月中旬6月初种植水稻,可采用机插或人工移栽方式进行,操作按NY/T 5117,规定的执行。养殖商品鳖的稻田,一般每667 m2插6000丛~8000丛。养殖稚鳖的稻田,一般667 m2插4000,丛~5000丛。养殖亲鳖的稻田,一般667 m2插3000丛~5000丛。每丛1株~2株,7 中华鳖放养,7.1 苗种,苗种应选用经国家审定的新品种、优质良种,并从良种场购入,质量应符合SC/T 1107的要求,7.2 放养时间,亲鳖的放养时间为3月~5月,应在水稻插秧前放养,应先限制鳖在沟坑中,待秧苗返青后再取消限,制;幼鳖的放养时间为5月~6月,在插秧20天之后进行。稚鳖的放养时间为7月~9月,直接放稻田里,7.3 放养密度,放养密度见表1,DB33/T 986—2015,3,表1 中华鳖放养密度,单位:667m2,放养规格 放养密度(只),亲鳖(3 龄以上) 50~200,幼鳖(1 龄~2 龄) 100~600,幼鳖(30g 以上) 900~1100,稚鳖(4g 以上) 4500~5500,7.4 放养方法,中华鳖放养前的消毒和放养方法按GB/T 26876的要求执行,8 日常管理,8.1 水位控制,插秧后前期以浅水勤灌为主,田间水层不超过3 cm~4 cm;穗分化后,逐步提高水位并保持在10 cm~,15 cm,8.2 投饲管理,以人工配合饲料为主,提倡投喂颗粒饲料,饲料投喂管理应符合GB/T 26876的要求。设置食台的,食台应符合GB/T 26876的要求,8.3 施肥,中华鳖养殖池塘种植水稻的一般无需施肥。初次开展稻鳖共作的稻田,施肥方法应按SC/T 1009的,要求执行,8.4 病虫害防治,8.4.1 鳖病防治,鳖病防治按GB/T 26876的要求执行,8.4.2 水稻病虫害防治,病虫害防治以稻鳖共生互利、水稻合理稀栽以及性诱剂、杀虫灯等生态防控措施为主,病虫害发生,时按SC/T 1009的要求执行,8.4.3 防敌害,及时清除水蛇、水老鼠等敌害生物,驱赶鸟类,有条件的地方可设置防护网,9 收获,9.1 搁田,DB33/T 986—2015,4,收获前1个月排水搁田,搁田时,应缓慢排……
……